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

佛陀的鏡子(The Buddha's Mirror)之27

早年,舍利弗與大目揵連兩尊者,同是散若夷的得意門生。散若夷是當時外道六師之一,持懷疑論與不可知論。因此,兩尊者皆有懷疑論的根性?挑戰權威,毫無畏懼?兩人遊戲神通,較量神力,竟然把佛陀金剛座的不可移動性,當做決定勝負的關鍵,令人不可思議?『吾愛吾師,吾更愛真理』表露無遺?佛陀仍不以為忤。 佛陀出生伊始,即宣稱祂是『天上天下,唯我為尊』。成佛後,更宣稱擁有『十力,四無所畏』,並具足無上權威的十名號。因此,無畏於任何挑戰,魔王波旬、外道異學、諸天大神祇乃至得意弟子,皆不排拒,亦無不敬之議。挑戰力愈大,愈能証實,佛陀權威的無上,並且,所有言說,皆真實不虛,經得起檢驗,大目揵連提起三千大千世界的神力,絲毫不能移動佛陀的金鋼座,証實佛陀是『真法之聚,不二空無解脫門』,是永遠的導師,能有任何懷疑? 舍利弗因為在路途中,聽聞馬勝尊者(又稱阿說示,佛陀鹿野苑初度五比丘之一)宣倡『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,…大沙門之教』(見Vinaya, Vol. I p.41),引起大震撼。原來,生滅現象是懷疑論乃至不可知論的唯一論據,竟然有其來源?因緣生、因緣滅!什麼是因緣法則?因緣自生或有其創造者?因此,跟隨馬勝,來到佛陀處,探究到底!佛陀開示『苦、集、滅、道』四聖諦,當場遠塵離垢,得法眼淨,入佛知見,展開其究竟智慧的神聖之旅。爾後,引進大目揵連,互相切磋,進步神速,兩人成為佛陀的左右手。 舍利弗受戒半月,於佛後執扇扇佛,聽聞佛陀為長爪梵志解說,一切不忍(受)和一切不忍之見亦不忍,只是不貪、不瞋、不癡。若欲離貪、瞋、癡及離諸苦,應觀色身四大(地、水、火、風)及觀苦、樂、不苦不樂的感受,係無常、生滅、離欲、滅盡及捨之法,即時,舍利弗如法觀色、受,係無常、生滅乃至捨之法,心解脫,並得義辯、法辯、應辯、捷疾辯等四辯才。﹝見雜阿含第九六九經。增一阿含卷十八,四意斷品第二十六之一,第十經。﹞ 觀色、受乃至想、行、識無常,係以自身五陰為對象,是離欲、滅盡欲貪乃至解脫之法,是智慧之正途。持世間無常(生滅、變易)或常(不生不滅、不變)的見解,易陷入理性的二律背反(The Antinomy of Reason),落入懷疑論的窠臼,智者所不取,兩者應嚴加區分,特此說明。 (取材自Alex Pan’s Digest) Alex Pan TheWalker 2013.08.1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