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

佛陀的鏡子(The Buddha's Mirror)之28

佛陀指出,舍利弗已得心神足自在。舍利弗不如此自稱,惟,引導比丘眾修習禪思,謂禪思神通境界不可思議。 有次,舍利弗伴同眾多比丘,入王舍城乞食,路上見一枯樹,即坐於樹下,說道:『若比丘修習禪思得神通力,心得自在,欲令此枯樹成地,即時為地。所以者何?謂此枯樹中有地界。…欲令枯樹成金,即時成金不異,及餘種種諸物,悉成不異,……彼枯樹有種種界故。是故比丘,禪思得神通力自在如意,為種種物,悉成不異。』 『比丘,當知…禪思神通境界不可思議。』 ﹝見雜阿含第四九四經。﹞ 舍利弗禪思神通力已得自在,故而,確信佛陀金剛座不可移動,將衣帶繫於佛座同時,人已至佛陀處,而大目揵連盡其神力猶提不起衣帶,不知衣帶已繫於佛座,更不知身旁的舍利弗只是分身,以為舍利弗後發先至佛陀處,竟而懷疑退失神通。 佛陀說道:大目揵連不知舍利弗入什麼定。的確,舍利弗的禪思神通境界不可思議。 然而,舍利弗從初聞『苦、集、滅、道』四聖諦,得『淨信』伊始,即以四聖諦為已知(數)。即使,依四聖諦得心解脫及四辯才乃至開發禪思神通不可思議境界(即心神足自在),『心得淨』,仍以四聖諦為已知(數),作為探索尚未得知的如來智慧的依據,化無量未知領域為已知,佛陀故稱舍利弗智慧無量。 因為,舍利弗確信,四聖諦是如來慧的究極。故謂:『不知諸佛心的分齊(際),然知諸佛法的分齊』。四聖諦就是如來法的分齊,通達十二因緣法,究竟成佛。 因此,舍利弗知一法(苦聖諦)即斷一法(集聖諦),証一法(滅聖諦)即修一法(道聖諦),不斷修習,轉轉深、轉轉勝、轉轉上、轉轉妙。能於佛陀面前作師子吼:『我深信,世尊,過去、當來、今現在諸沙門、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與世尊菩提等者,況復過上。』 ﹝參考雜阿含第四九八經。﹞ 舍利弗與大目揵連同是佛陀最明亮的鏡子,而佛陀的四双八輩弟子,無論出家或在家,皆是佛陀不同亮度的鏡子,尤其,在四聖諦無限光明照耀下,所有鏡子更能顯現真實的佛陀,佛陀法身常在! 是故,佛陀如是說:『從螢光至佛光明,合集爾所光明,不如苦諦光明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光明。…欲求光明者,當求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光明。當作是學、當作是修。』 而所謂合集爾所光明,就是從螢光至佛光明,其間包含,人間所見的燭光、炬火光、積火光,及人間所不見的欲界諸六天之光明,色界諸十八天光明與地光明。也包含螢光與佛陀的光明。 ﹝見長阿含卷二十一,忉利天品第八。﹞ 為什麼求四聖諦光明?因為四聖諦光明,清楚照出,苦的狀況,苦的來源,苦的對治(去除方法與步驟),及苦的消除與永不復發。 假定,認知『苦』就是『病』。那麼,四聖諦就是清楚照出,一.病狀,二.病源,三.病的對治,四.病的痊癒及永不復發。 ﹝參考雜阿含第三八九經。﹞ 佛陀及其四双八輩弟子,不但清楚認知『苦』就是『病』,也認知四聖諦就是『病苦』永久根除的唯一對治(良藥)。佛陀及其阿羅漢弟子証實,祂們依四聖諦,永久根除病源,病苦永不復發。 而佛陀的阿那含弟子也証實病源接近消除,已斷的病源,不再復發,病源的永遠消除在涅盤境界(淨居天,又稱首陀會或四禪五不還天),必得到最終的完成。 而佛陀的斯陀含、須陀洹弟子,會在較佳環境(較原先聞四聖諦的環境),根除病源,舊病雖會復發,但去除容易,因為永久保有四聖諦諦的知見與光明,自己是醫治病苦的良醫。 見諦人就是良醫,雖然病苦仍在。而所謂見諦人就是証須陀洹之人,對於四聖諦產生淨信,不疑佛、法、僧、戒之人。 世間人不以『生、老、病、死苦,憂悲惱苦,怨憎會苦,恩愛別離苦,所求不得苦,總稱五陰熾盛苦』為病,當然不求醫病,不在乎四聖諦。 若以『以上諸苦』為病,除了求四聖諦,成為自己的良醫以外,另有其他治『病苦』之方法?就隨緣! (取材自Alex Pan’s Digest) Alex Pan TheWalker 2013.08.1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